`
cu216cu
  • 浏览: 11570 次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转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011年五校第一学期高二

 
阅读更多

[转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011年五校第一学期高二
2012年01月11日
  
  2011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联考地理(初稿)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考试内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II,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三大自然区和经济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气候、地貌   B.植被、土壤   C.水文、土壤    D.气候、植被
  2.下列关于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图中的能源输送路线是西气东输工程
  ②图中的能源输送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数量,中部地带多于西部地带
  ③南昆铁路跨越两大经济地带
  ④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开发的根本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08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07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据此回答3~5题。
  3.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解析:第3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
  第4 题,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问题。
  第5题,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3.B  4.D  5.A
  永定河流经北京西南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永定河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根据永定河不同河段特点进行的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据此完成6~8题。
  6. 关于永定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降水集中在夏秋季                      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7. 目前,永定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酸雨污染严重                          B.生态环境恶化
  C.洪涝灾害频发                          D.旅游开发过度
  8. 永定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开发的具体措施是
  A.下游开发水能                          B.中游发展航运    
  C.上游植树造林                          D.下游开发矿产
  9.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中,农业发展注重了
  A.以畜牧业为主                            B.以种植业为主
  C.以渔业为主                              D.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我国将加快百万千瓦级风电场的建设,同时建设甘肃河西走廊、沿海和内蒙古三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打造“风电三峡”。据此回答10~11题。
  10.“风电三峡”与长江三峡工程相比()
  A.几乎没有投资      B.建设周期很短
  C.会占用大量耕地    D.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11.在河西走廊、内蒙古等地建设“风电三峡”工程()
  ①可帮助我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可缓解北方地区冬春季节的扬沙和浮尘天气
  ③可减少北方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2.我国的风能资源位居世界第一,但目前风电装机容量远落后于德国,原因不包括()
  A.我国电力充足,对风电需求量小
  B.我国经济基础薄弱,风电技术水平低
  C.我国风电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小
  D.我国政府对风电建设的扶持力度不够
  解析:第10题,风电三峡工程规模庞大,也需要较多的投资和较长的建设周期;风电设备主要在空中,占用土地很少,且对周边环境也几乎没有影响。
  第11题,大规模建设风电,可减少煤炭等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规模建设风电可起到减缓西北风力的作用,从而缓解北方地区冬春季节的扬沙和浮尘天气;风电建设对气候的影响不大。
  第12题,目前我国电力供应紧张,且风电无污染,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由于风电技术落后,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风电成本很高,市场竞争力很小。
  答案:10.D   11.A   12.A
  13.西气东输工程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产业结构轻型化                    B.彻底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C.实现地区产业升级                     D.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14~15题。
  1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b]解析:[/b]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和国内其他地区。
  [b]答案:[/b]D
  15.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b]  解析:[/b]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人才技术优势不明显。
  [b]答案:[/b]A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
.由图可知()
  A.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B.在产业转移过程中Ⅱ、Ⅲ类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C.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D.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17.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与Ⅰ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b]解析:[/b]第16题,Ⅰ类国家为产业转出地区,为发达国家;Ⅱ、Ⅲ类国家为产业转入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入过程中,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加重;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主要取决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第17题,在产业调整中,我国要加快科技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b]答案:16[/b].A   17.B
  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区域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18~19题。
  
  
  18
.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19.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区域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b]解析:[/b]该题组将居住建筑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18题,由三民居的结构形态可判断出①为陕北民居、②为云南民居、③为内蒙古民居。
  第19题,结合初中基本知识即三地的气候特征可知。
  [b]答案:[/b]18C    19.D
  下面两图分别为“中国人口年龄构成趋势”和“我国‘十一五’时期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读图完成20 -21题。
  中国人口年龄组成趋势
  
  注:0 -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之和与15 - 64岁人口数之比称为人口抚养比。
  20.有关我国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
  B.2022年前后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3. 87亿左右的顶峰,然后开始下降
  C.老年人口上升,少年儿童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没有变化
  D.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相等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顶峰
  【答案】B 
  【解析】考查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从总人口的变化曲线上,可以判断出我国人口总数将于2022年前后达到13.87亿左右的顶峰,然后开始下降。
  21.“十一五”时期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农业基础地位衰落  ③城市化的带动  ④农村自然灾害频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十一五”时期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果,同时也伴随着大量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
  22.跨国企业可以根据研发、生产或销售的需要,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图为四个城市产业结构三角坐标图。跨国企业营运总部和制造中心的最佳选址分别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丁、丙
  【答案】D
  【解释】跨国企业营运总部和制造中心的最佳选址,分别对应第三产业―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工业。
  可以将图4,看作成3个直角坐标系将Y轴顺时针扭曲30 °后拼成的一个图。以第三产业人口百分比为横轴,做它左边“Y轴”的平行线,丁点对应比重最大。以第二产业人口百分比为横轴,做它左边“Y轴”的平行线(如下图),丙点对应比重最大。
  
  图为“四种工业投入结构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与美国“硅谷”电子产业的工业投入结构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解析】美国硅谷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区,与图中的乙相似。
  24.近年来,我国丁类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越南、孟加拉国投资建厂,这种现象属于
  A.产业转移    B.工业集聚    C.人口迁移    D.跨区域资源调配
  【答案】A
  【解析】丁类企业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向越南、孟加拉国等劳动力更廉价的地区转移,这是产业转移。
  读图回答25~26题。
  
  25.关于1990-2005年间耕地重心和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东西移动幅度:耕地重心<粮食产量重心 ②东西移动幅度:耕地重心>粮食产量重心
  ③南北移动幅度:耕地重心<粮食产量重心 ④南北移动幅度:耕地重心>粮食产量重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90-1998年粮食增长与耕地面积增长的关系密切
  B.图示变化趋势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的矛盾
  C.粮食生产区域波动小,粮食生产的投入与产出稳定
  D.图示情况加剧了我国“北粮南运”的粮食流通格局
  【解析】1990-1998年耕地重心西移,而粮食产量重心东移,故两者关系不密切,A选项错误。耕地重心、粮食产量重心均往北移,意味着北方地区承担着粮食生产的主要任务,加剧水土资源不匹配这一矛盾;同时也导致了“北粮南运”的粮食流通格局;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粮食产量重心变化幅度大,说明粮食生产区域波动大,进而推断我国粮食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不稳定;C选项错误。
  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雅携壶浆。相随饷回去,丁壮在南冈。据此回答27―28题。
  27. 诗中??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有可能是
  A.水稻   B.甘薯  C.冬小麦    D.春小麦
  28. 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是
  A. 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有利于作物安全越冬
  B. 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足,利于作物生长
  C. 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D. 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较充足
  2010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完成29~30题。
  29.舟曲泥石流爆发后,国家测绘局利用无人飞机迅速对灾区进行监测,主要利用的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计算机技术 30.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A.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B.不同地物的密度不同
  C.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D.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31. 读图“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置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候湿润,土壤贫瘠,山地约占全州总面积的71%。由于长期毁林开荒、陡坡种植、过度樵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立体农业治理水土流失:低热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树,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
  (1)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属于      流域,气候类型是                 。
  (2)该自治州发展粮食种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       等。
  (3)长期以来,该自治州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造成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
  有        (选择填空)。
  A.过度放牧         B. 过度樵采     C. 种植牧草     D. 不合理开垦
  (4)该自治州发展生态立体农业所遵循的原则是        ,举例说出其具体措施及带来的好处。
  参考答案及评分:(1)南盘江(珠江)亚热带季风气候 (2分)
  (2)土壤贫瘠  山地面积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等)(2分)
  (3)水土流失  BD (2分)
  (4)因地制宜(2分)   低热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树、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既获得经济效益,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0分)
  材料一  “中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图)
  
  材料二  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区冬冷夏暖,雨热同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
  大,黑土分布广泛,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材料三 东北平原湿地广大,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平原湿地有“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今天人们又开
  始有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这里的湿地。
  (1)从材料一、二可知,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有: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是                                       。
  (3)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有        、    (填字母)
  A.退耕还湿地      B.扩大耕地面积      C.大力发展家俱制造业     D.建立自然保护区
  参考答案及评分:(1)较适宜平坦肥沃充足(每空1分)
  (2)低温寒潮,农作物生长季节短并易受到冻害(2分)
  (3)A   D (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b] 材料一[/b] 2011年9月24日,“启航国际内陆港,复兴丝路大物流陕西开放型经济新筑欧亚大陆桥主题活动”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启动。作为“2011欧亚经济论坛”的重要平行活动,“新筑欧亚大陆桥”活动以开启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再创古丝绸之路辉煌为主旨,通过与沿桥各国、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陕西、西安的区位优势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交通枢纽节点作用,探索中国西部大通关模式,并加快陕西经济外向度发展,构建新欧亚大陆桥经济新秩序。
  材料二 陕西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三条亚欧大陆桥”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简答陕西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2分)
  (2)宝鸡处在      大陆桥上,简答第二亚欧大陆桥对第一亚欧大陆桥的比较优势。(4分)
  (3)分析比较①线亚洲部分和③线昆明以西至缅甸部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自然障碍。(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10分)(1)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渭河平原(或主要依托大城市分布、沿交通线分布等)。(2分)
  (2)第二(1分) ,  与第一亚欧大陆桥相比,第二亚欧大陆桥:①使亚欧之间的货运距离缩短得更为显著,减少了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②使东亚与中亚、西亚的货运距离大幅度减少;③东端桥头堡自然条件更好,可一年四季不间断作业。(答2点即可,每点1.5分,共3分)
  (3)①线亚洲部分纬度位置偏高,冻土深厚且时间长(2分);③线昆明以西至缅甸部分山高谷深,建设成本高(2分)。
  34.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我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目前工程规模与总布局等重大技术问题基本确定,准备工程建设就绪,主体工程已具备了全线开工建设的条件,于12月8日正式全线开工。工程实施后,关中近千万人将喝上优质汉江水。陕西跨世纪南水北调“梦”即将变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陕西省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引汉济渭工程方案
  
  材料三: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我省境内主要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平原)、 (谷地)四个地形区。(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 渭河平原 汉江谷地(2分) 
  (2)我省地势特点是 。(1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南北高,中间低。(整体趋势由西向东倾斜)(1分)
  (3)秦岭横贯该我省,请在图中用粗实线画出秦岭。(1分) 
  
  (粗实线不能与河流相交,有明显相交的不给分。)
  (在制作答题卡时须将试题情境所给图片附上,方便学生绘图)
  (4)比较发源于秦岭南北两侧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一: 发源于秦岭北侧的河流较南侧河流的流程短,流速快,年径流量较小,汛期短,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二: 发源于秦岭南侧的河流较北侧河流的流程长,流速慢,年径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3分)。
  (每项一分,年径流量、结冰期必答,其余各点任答一点即可。答案必须具备比较的含义。若单独描述秦岭南、北两侧的河流水文特征,且无比较的含义,则该小题计0分。)
  (5)陕西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缺少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宝鸡是陕西第二大工业城市,历史上有“十三水绕宝鸡”之说。为了打造“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和百万人口生态园林大城市”,试评价“引汉济渭”工程对宝鸡的意义:(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1)解决宝鸡城市、工业、人口水资源短缺问题;     要点(2) 解决宝鸡农业灌溉水源紧张问题;
  要点(3)  可有效改变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减轻城市地质灾害;
  要点(4) 有效提高宝鸡渭河段应对水污染的能力,维持渭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3点以上合理即可给满分3分)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